国医时代

医药文化驱动型的产业互联网运营商

  • 回到顶部
  • 010-64933605
  • QQ客服
  • 关注官方微信
韩同堂

韩同堂:将心傲骨,成就传奇

文/郭海英

睿智酿人生,梦想酝荣光,一身傲骨,注定一场传奇。

                                       ——题记

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的故事,以及此时此刻我们本期封面人物的主人公——河南洛阳风湿病研究所所长、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 病专家韩同堂,处处充满了生活的寻常味,却在穿越时间旅途中奏响不平常的人生旋律,亦随时光的流逝而散发出愈加不平凡的人者光芒。

这种不平常、不平凡,不仅仅是其出色的气度与风度——岁月之于他,不是摧毁,而是馈赠,七十多岁的他,历经了岁月和风雨的洗礼,虽不复年轻时的英姿逼人,却依旧壮志昂扬;而他本身的功业,更是彰显出他由内延伸至外的一种特质——“梦想和热情是让一个人坚持下去的原因”,他有一颗比十万八千里还远的心,已是年过古稀之人,却依然为自己47年的人生梦想——为了让全世界的人们远离风湿病、类风湿病的困扰而不懈努力着,这是一条异常艰辛之路,也正因为艰辛方才显现出梦想的伟大。

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个47年?对于韩同堂来说,用这么长的人生跨度去等待,也许本身就是自己对自己“生命”的成全。换句话说,在韩所长专属的时光隧道里,坚持——只为内心的强大信念,在不断追求梦想照进现实的路上,他洗练却没有沧桑感,笃定却不失睿智,魄性却不妄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不断创新的态度和直面挑战的勇气,他用心追逐他为之倾注一生的事业,亦铸就了一代医药人“赤诚、热烈而有梦想”的医者时代本色!

 

梦想,从幼小开始

韩同堂,河南省嵩县人,韩家祖居嵩县丘陵山区,这里的植被和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不少人家靠深山采药贴补家用、养家糊口,有的还盖房娶妻、成家立业。少时,在上下学的路上,韩同堂和小伙伴们经常看到一群街坊邻里拉着板车、牵着骡马,护送病重的家人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医院,常常匆匆而去,哭号而回。

漫山遍野的中草药,却治不了农民的病,救不了农民的命?!  这巨大的反差,时常震荡冲击着他,深深地刺痛这颗稚嫩幼小的心灵。因此,韩同堂自幼就对中华传统医学产生特殊的情愫、浓厚的兴趣、深情的渴望和无限的憧憬。

年少时的他,既习文识字,又苦学、“偷”学医书,从街坊借来的一本泛黄的木刻体《汤头歌》,他背得烂熟于心。十几岁时,乡里建起了卫生院,怀揣医学梦想的他常常泡在卫生院,在帮助病人挂号取药时,手里的一沓沓药方、配方他又熟稔于心;到县里办事,也不忘跑到医院,如法炮制,乐此不疲。街坊邻里、亲戚家人,有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他就如法炮制、照方抓药。经年累月 ,他还真得成了一位乡村郎中,在当地小有名气。

1959年年初,经乡卫生院院长介绍,韩同堂在卫生院做了一名学徒,师从于老中医贾从漠。他是贾从漠十几位弟子里最年轻、却是师傅最喜欢、最看好的一个。同年12月,贾从漠接受县、乡武装部特招韩同堂入伍的邀请,条件是要他终生从医。

可以说,天生的性格加之后天的环境,造就了韩同堂走上一条从医的不归路。他少年心性的年轻外表下却包裹着一颗勇敢、执著的强大内心,所有隐匿至深的力量一触皆发,或许,亦如一首“年轻的战场”所唱的那样:“今天我终于站上这年轻的战场,请为我骄傲鼓掌!今天我将要挑战远方,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我要让这世界为我激荡!”韩同堂在从医路上某种心声不羁的流露才刚刚开始……

军戎生涯,挥映传奇

1959年年底,韩同堂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军第三师医院工作。在部队医院,他又结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师卫生科科长张文仲中校,他对韩同堂政治上启蒙和帮助很大,韩同堂在部队先后入团、入党、授奖、提干;另一位是张炳然医生,一位具有双学历的军医,在部队医院里出类拔萃,凤毛麟角。

1965年7月,河南信阳明港倪寨大队遭受水灾。部队派医疗队去巡诊,韩同堂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救灾期间,他救治的第一位病人是土改时期的老党员、五保老人,她的右上肢十余年不能抬举。曾先后到县、市、省各大医院多次诊治,始终未能康复。韩同堂按老师传授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半小时后收到了奇效,老人胳膊渐渐抬了起来,高兴得泪流满面。她兴奋地握着韩同堂等人的手说:“太感谢您们了!一次针灸,解除了我多年的痛苦……”朴实善良的她,不知如何表达内心感激,回家路上,20多里地不停举着胳膊喊:“解放军好,针灸好……”第二天,来医疗队驻地要求针灸的患者排起了长龙,足有半里地远。此情此景,让韩同堂久久不能平静,他深深体会到一个医生、一个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1967年春季,湖北某地暴发“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有位患者叫胡小劲,是位孤儿战士,患上了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军区首长高度重视,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战士救活。”医院成立了4人抢救小组,张炳然任组长,韩同堂是主管医生,另有两名护士。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他们两天两夜未曾合眼,制订周密的诊疗计划、观察病情变化,经过大家的日夜努力,患者艰难地渡过了休克关、出血关、肾衰关、心衰关,最后闯过了多尿期这一关,他们又一次挽救了一位战士的生命!

真善美的背后都是情感,也是不断的努力与茁壮成长。在部队医院的平台上释放自己的能量,带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自信说,韩同堂是那个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他也是“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信奉者,“我要把治病救人的技术与疗效,迈上更高的台阶!”秉持这种触及心灵的医学追求,韩同堂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与付出,再次证明——“内心纯洁的人前途一定无限美好”。

进取,承载一代军医新梦想

韩同堂所在部队驻守山区,夏天湿热,冬季阴冷,许多干部、战友、老乡,包括他自己,都患上了关节炎和类风湿,影响了部队的军事训练,也挫伤了部队的军心和士气。部队首长要求医院把这项本属于医学的、技术的课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军事任务,建立风湿病研治小组,解决和攻克这一医学课题,为全军做出典范,为部队建设做出贡献。

1967年春季,韩同堂所在部队医院收治了两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位是政治指导员,一位是战士。韩同堂问老师张炳然:类风湿如何治疗?老师回答,当前国内外都没有好办法,就是水杨酸制剂加激素。治疗期间,那位指导员问:“韩医生,你学过中医,既然西医没有办法,何不采用中医治疗呢?”当时部队医院还没有中医中药。为了救治战友,他就每周六骑车到信阳桐柏山区,一方面为当地群众义诊,另外一方面也想从群众中取经,了解治疗关节炎的经验和方法。他像个拾荒的孩子一样,一次次上山,一次次寻找,一次次采撷,采挖了200多种中草药,记下了一大本“土单验方”。最后,终于发现了一种有效治疗关节炎的药,民间称其为“黄金条”。后来经查询药典,该药就是芫花的根皮。按照山区民间的方法,他把“黄金条”炮制后,给患者进行了第一次治疗。在患者疼痛的膝关节外敷上中药后,24小时,局部起了大水泡,患者感觉疼痛感减轻。消毒后,去掉泡皮,流出浅黄色组织液;三天后,敷上特制的中药膏,7天痊愈。由此,他初步确定,芫花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奇效。

因为是局部和外表疗法,在夏季和冬季施药都有缺憾:创面暴露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局部乃至周身感染。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形成——“要把该药制成针剂”。可当时在针剂制作方面,没有任何技术参数和标准可资参考借鉴。困难面前永不止步,韩同堂得知:他的战友刘得清,是司药,在后勤科药厂工作,会制作针剂。他就让刘得清按每只5ml 含生药成分4g的标准,做了注射液。由于不具备动物试验的条件,为了患者的安全,他采用逐渐增量的办法,从0.5ml、1.0 ml、2 ml、3 ml,直到一次10 ml,在自己臀部注射了一个月,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才逐步给风湿患者使用。

他经常下营房、住哨所,了解战士的病情,把自己的中草试剂施用于患者;一段时间以后,战士们反映,用药后病痛处时好时坏,病情反复。韩同堂没有灰心,他开始动起了脑筋:“时好时坏”,说明配制的试剂有功能、有疗效,药理、药力、药效上方法对、路径对、有希望、行得通,而需要解决的是配方强固性差、药效不稳定、药理不确定的问题。

实际上,他在部队也患了关节炎和类风湿,“这是多好的研究治疗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的活标本”。数年间,他把自己配制的药剂化验、分解、复合,再化验、再分解、再复合,一次次实验,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分解,一次次提取,一次次集萃 ...... 在自己身上做过多次试验,通过一次次感知和体验,他发现:当芫花汁液和另外几种药物达到某种比例和浓度时,药力最稳、疗效最好,肢体病患处对药物的吸收消解的感觉、反应也最好。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两个月后,他的关节炎、类风湿,减轻、缓解,疼痛感在某一天陡然消失。那时部队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最高气温42度,湿地湿热十分严重,产生一大批急性风湿病患者。所有发病的患者,全部用该中药针剂治愈的达到500多名,而且疗程都不超过2个月,以后也未见复发。

为了同其他研制的几十种配方有所区分和类比,他把这个配方炮制的药剂取名“芫花001号”。为巩固和检验药理、药力、病理、病例和疗效,数年间,他多次在自己的老乡、同乡、干部战士中施用,许多战友的病情也迅速缓解,消除,且复发率极低。有的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好多年后,也从未复发。

沧海桑田,星转斗移。几十年过去了,韩同堂在“芫花001号”的配方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将“芫花001号”升级为“复方痹乐”试剂,并申请国家专利技术,而他也成为国内外这项国家专利技术的发明者。

“这些军人里面的有些人已经作古,他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当初的‘芫花001号’已经成为一项国家专利技术。但是,他们同样为‘复方痹乐’的研制、诞生、面世以及今后的推广应用做出过贡献。” 军人出身的韩同堂谈起在部队的历历往事,谈起军营里天南海北的战友,饱含深情,满眼泪水,每一次都向着远方,向着军营方向,行一个标准军礼!                         

主宰未来的力量

韩同堂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兢兢业业了一辈子。大半辈子的时光里,军营就像一个“壳”,让他遇到所有问题都可以躲进去寻求庇护,世界单纯而直接。转业之后,不再集合、不再吹号、不再军训,他的心里突然空空落落的,只有一件事比军队对韩同堂更重要,那就是“行医治病”。

1974年12月从部队转业后,韩同堂历任嵩县城关镇中心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1985年调任洛阳钢厂职工医院任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至2001年退休。在此期间,于1986年至1989年在中华针灸进修学院学习,受到全国著名针灸脑病专家张大千院长、全国著名针灸专家王本显老师的亲自指导,毕业后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兼任洛阳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及风湿、类风湿临床研究委员会主任;1992年10月组织参加洛阳市针灸医疗队赴俄罗斯,在高级疗养院工作半年,任医疗队专家组组长和秘书;1996年作为治疗风湿病的名医入选《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2003年创办洛阳风湿病研究所任所长。多年来,他曾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冀鲁杯一等奖,并参与发起中国七大古都针灸学会联谊会,立三等功一次。

这么多的荣誉光环、鲜花掌声,并没有让他有些许成就感。成功的巅峰不仅仅是快乐和欣慰,还有放在肩头难以卸下的责任,他的心里始终有一团火,火苗在不停地蹿——他依然没有走出历史的心结:儿时的梦想,师傅的嘱托,部队首长交给的任务,越来越多的风湿、类风湿患者.....成为年逾古稀的韩同堂驱之不去的心结。 

他和助手又对改进研制“芫花001号”下足了功夫,每一次改进之后的配方,他都先在自己身上试验一个月,确定安全性之后才应用于临床。40多年来,经他治愈的病人已有数千例。韩同堂近五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韩式疗法对治疗风湿病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有的人的人生观,不需要和别人有关;韩同堂的人生观,却注定与一些人有关。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2010年,洛阳鹏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杰当时正在筹备创建自己的公司,按照他的构化和设想,鹏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是一家集生态休闲旅游、医疗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中药材种植、医药研究项目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公司。鹏杰公司以中央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改善民生福祉为主旨,以生态健康、历史文化游为产业支撑,以多项国家专利技术为品牌和依托,规划在洛阳伊滨区寇店镇投资10亿元,开发占地1000亩的综合性服务建设项目。  

机缘巧合的是,通过一位亲友的引荐,李俊杰结识了韩同堂。因为母亲是风湿病患者,李俊杰对这一类疾病有切肤之痛,他慧眼识珠,把韩同堂这项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国家专利技术导入鹏杰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的健康产业链也就顺理成章呼之欲出了。于是,李俊杰携手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牛明兰及韩同堂,三人一拍即合,决意联手开发这一攻克风湿病的良药。

随后,鹏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斥巨资收购了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按照规划,这家医院将被打造为国家级的风湿病康复基地。鹏杰旅游以此为契机,通过和洛阳伊滨区寇店镇政府协商,将医院搬迁扩建至寇店镇。新医院建成后总面积可达十五万平方米,将成为伊滨区唯一先行建设的二级甲等综合型医院。规划扩建中的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风湿病的治疗和康复为特色,是鹏杰旅游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医院的成立为风湿病的治疗搭建了基础平台,有利于塑造“风湿病康复基地”品牌;另一方面,医院将着力打造风湿病相关科室,重点关注这类病人,为新药的研发积累更多的临床案例。

2014年7月,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对过去30年中韩同堂治愈的风湿类风湿患者免费普查,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康复率达80%左右,100%的患者用药后均有疗效。医院今年2--8月份接收的40名风湿和类风湿患者中,年龄最小的4岁,世界资料报道也仅此一例。在康复者中,年龄最大的70岁。据临床观察,按照疗程治疗者,100%有效,而且已有部分风湿类风湿患者康复出院。

与之同时,8月21日,鹏杰公司先期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鹏杰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在洛阳伊滨区寇店镇挂牌开业。门诊部坐拥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辐射周边5个乡镇数万人,开设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化验室、彩超室、心电图室、DR诊断室、输液室、中西医药房、留观病房等;拥有美诺瓦数字X线成像系统、飞利浦四维彩超、12导心电工作站、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电子数码阴道镜、冲红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主要医疗设施。门诊部配置了急诊、出诊专用车、救护车,为患者就医开辟绿色通道。作为社区门诊,其最大的特色、最响的品牌、最好的品质就在于:它的规格、规模、设施设备、诊疗技术、医护能力、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在全市社区类医院、社区类门诊首屈一指,是鹏杰中西医结合医院易地寇店而设立的先导、前沿和窗口单位,也是正在扩建中的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配套服务体系之一,更是鹏杰寇店综合开发项目的服务保障单位。

经过持续的筹划和布局,李俊杰和他的鹏杰项目在健康产业盘面上投下的每一粒棋子都内敛、含蓄而不失犀利。天到酬勤,大局已定,韩同堂也感恩满满:“47年了,感觉自己一直在路上,梦想一直在前面,不过现在觉得越来越清晰了,我们的步伐很坚定,今年的收获尤其很大。”那种感觉更像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在上天把李俊杰和鹏杰这个礼物带到韩同堂身边时,他一直视梦想实现有现实经济困惑的壁垒才真正消除,他沉淀多年的理想也才真正变得彻底丰满起来。

志向相同,天成良缘。“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我决心为此奋斗终生,直至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韩同堂表示。事实也的确如此,岁岁年年,刀光剑影,韩同堂的一生都为治病救人默默付出,他已有的岁月足以成为一部精彩的励志大片。在今天人们纷纷质疑何谓医者、何谓医学精神的这个时代,护佑人类健康的医者们到底真正在做什么?又能够带给大家什么?韩同堂用自己身体力行的激情、努力、探索和严谨,鲜活地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有信仰的读本——毕其一生为全世界的风湿类风湿的患者终身奋斗,他的爱如此真实,又如此美好,让我们在流淌的岁月里,记录他流光岁月的印痕,细细珍藏,慢慢品味,让世人永恒地体会到这份美好!

首页标题    国医百匠    名老中医    韩同堂:将心傲骨,成就传奇